電力信息化
在新的十年開始之初,澳大利亞擁有抓住海上風電收益的千載難逢的機會–而在國民深入思考氣候問題和過渡我們的能源產業(yè)的需求的時刻,我們絕對不能揮霍它。
我們澳大利亞人喜歡將被我們曬傷的南部土地稱為“幸運國”,多年來,似乎一直如此,這要歸功于豐富的自然資源,無論它們與能源相關,例如煤炭,太陽能,陸上風能或與采礦相關的能源鐵礦石,黃金或鈾等。
但是,澳大利亞在最近已經不太幸運了— — 2019年末和2020年初席卷全國的叢林大火使大多數澳大利亞人對氣候變化的擔憂日益加深。
鑒于到2048年即將關閉所有現有的燃煤發(fā)電機組(澳大利亞提供的大部分電能)以及預計將翻一番至50人口的需求,澳大利亞已經面臨著重塑能源部門的重大挑戰(zhàn)。到2050年達到100萬。
有鑒于此,英聯邦政府于2020年1月3日發(fā)布了一份擬議的離岸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制度(特別是包括離岸風能)的討論文件,這標志著為這一相對較新的發(fā)展提供框架的意圖非常及時。至少對澳大利亞而言)技術,目前只有2.2GW的南方之星從維多利亞海岸線上駛過,目前使該國躋身全球海上風向標。
討論文件為政府和工業(yè)界提供了平衡的機會,可以使用大量國際實例和地方要求共同努力,以制定合適的制度來促進和規(guī)范海上風能(以及其他基于海洋的清潔能源技術)。